地址: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(zhèn)騰飛大道
電話:13383728374
聯系人:韓經理
傳真:0372-3802085
郵箱:3411859716@qq.com
網站: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(zhèn)騰飛大道
《冰雪運動發(fā)展規(guī)劃2016—2025年》提出,全國中小學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預計在2020年達到2000所,2022年冬奧會花落北京,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“帶動3億中國人參與冰雪運動”的希望和要求。至此,冰雪運動在國內猛然興起。
校園冰雪運動急需走出“冰凍期”
如今已有52所中小學成為北京市一批冰雪特色校。其中,張家口市有32所學校已經成為首批冰雪特色學校。但由于大多數學校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、氣候、場地、師資、資金等條件的束縛,因而,冰雪運動仍然還是遙不可及的一項運動。
制約中小學開設冬季項目課程的主要原因是場地,尤其是大城市的體育用地非常少,以北京為例,大部分中小學在校內活動的場館都較為緊張,有400米跑道的學校都很少,更難有閑置場地用作冰場。如果冬季在校園操場灌水澆冰場的話,近年來北方冬季的氣溫又難以達到冰場標準。
除了場地設施不足之外,與之相關的問題是冰雪專業(yè)人才奇缺,滑雪指導員等各種冰雪人才需求均面臨巨大“缺口”,從首都體育學院獲悉,該校2017年新增80個名額用于冰雪運動專業(yè)招生,北京各體育高校也開始陸續(xù)增加冰雪運動專業(yè)人數,為冰雪運動提供人才和師資力量。冰上運動由于場館運營成本極高,每年的費用得幾十萬上下,申辦北京冬奧會所提出的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,目的在于促進普及,但因高價格,很多人都望而卻步。
仿真冰場為校園冰雪運動“解凍”
2016年11月,國家體育總局等7部委共同制定發(fā)布《冰雪運動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6-2025年)》(簡稱“規(guī)劃”),規(guī)劃對滑雪場地建設提出了“因地制宜,鼓勵和支持建設雪道面積達到中型雪場”的任務。此外,規(guī)劃還明確鼓勵“仿真冰雪和模擬設施”的市場應用。
仿真冰、模擬器等一些科技創(chuàng)新產品的出現,為冰雪進校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。近幾年以來,許多地區(qū)的中小學已經積極尋求冰雪的“替代方案”,例如,北京市朝陽區(qū)體育局陸續(xù)引進可拆裝式移動冰場和3D模擬滑雪儀的仿真冰場。
可拆裝式移動冰場使用的是仿真冰板,雖然和“冰”無關,但其使用體驗卻與真正的冰場有90%左右的相似度。仿真冰板由納米材料制成,再用一塊塊冰板拼接成白色“冰面”,遠看極像冰場,細看又類似家用塑料砧板。這類移動冰場,只要有超過300平方米的平整硬質地面就可以安裝,不用的時候又可以拆開、收起。通過此種方式,在校園里開展“冰雪運動”,此類設備易于拆裝移動,不受季節(jié)的影響,沒有場地的限制,十分方便在校園里開展“冰雪運動”。
3D模擬滑雪儀由3D顯示屏和腳踏設備兩部分組成,外觀看起來像一臺大型跑步機。這一訓練器有傳感系統、滑雪板和仿真器平臺等配置,使用者能夠自行選擇“滑雪”的虛擬路徑,甚至能夠調整“雪況”和“雪地”的軟硬度等,并與時下為新潮的電競運動相結合,既有效彌補了學校開展冰雪運動場地受限的問題,又避免了學生雪地練習的風險。今后,這種不受氣溫制約的“冰場”和“雪場”,或將成為中小學校園普及滑冰、滑雪運動的“新寵”。
共享滑雪場促進資源合理化
面對場地緊張、資源缺等問題,仿真冰場在發(fā)展和普及過程中,一些學校因地制宜,采用資源共享、互惠互利的對策?!肮蚕怼鄙鐣系谋┯玫貋黹_展教學,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。2016年雪季,崇禮區(qū)教育局與長城嶺滑雪場等機構合作,為全區(qū)中小學生滑雪滑冰課提供訓練基地。截止目前,全區(qū)中小學生累計上滑雪滑冰訓練課達到4500人次,效果非常顯著。共享冰雪用地讓更多學生涉足冰雪這項運動。
目前,我國大部分雪場對冰雪這個產業(yè)還處于比較初級的發(fā)展狀態(tài),低質化、同質化的現象比較嚴重。新生事物都是這樣,需要經歷一個歷史發(fā)展階段。冰雪運動是人與自然的對話,是人在自然界中的一種體驗。實現冰雪運動的普及,應該激勵孩子們參與冰雪運動。
要使這項運動持續(xù)發(fā)展,還需要倡導冰雪運動文化,沒有文化支撐的運動項目是很短淺的,有些甚至是短期功利的東西在支配。長期從事體育產業(yè)研究的北京大學國家發(fā)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表示,只有當冰雪文化浸潤在人們心里,流淌在社會價值觀的血脈里,冰雪運動才能長期延續(xù)。